今年,武威市大力調整農業結構,深入推進“設施農牧業+特色林果業”主體生產模式,促進了全市農業農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,農民持續穩定增收。
武威市以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,以節水增收為目標,以科技進步為支撐,以為民富民為根本,不斷深化農業結構調整,著力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,深入推進“設施農牧業+特色林果業”主體生產模式,有效促進了農業增效、農民增收。大幅度壓縮小麥等高耗水低效益作物,大力發展高效經濟作物,種植業生產呈現糧食作物減少、經濟作物比重增加的態勢。全市農作物播種面積達364.15萬畝,較上年減少3.70萬畝,同比下降1.01%。農作物糧經比由上年的60.9:39.1調整到今年的55.7:44.3,經濟作物提高5.2個百分點。
與此同時,武威市堅持將發展設施農牧業作為推進重點治理、推動結構調整、促進農民增收的重大舉措強力推進,發展步伐明顯加快。至目前,今年已開工建設設施農牧業8.69萬畝。市上還制定出臺了《武威市100萬畝特色林果基地建設規劃》,大力發展以葡萄、紅棗、優質梨、枸杞為主的特色林果業,今年全市新建特色林果基地26.64萬畝,特色林果基地累計達到79.49萬畝。全市推廣高效農田節水技術201.57萬畝,較上年增加99.14萬畝,占省上147.3萬畝任務的136.84%。新建養殖暖棚400萬平方米,新建養殖小區(場)280個,建立市級養殖示范點15個,創建省、部級標準化養殖示范場6個。